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張麗華(114/05/21考取PMP)

101北平日 張麗華(富邦證券 協理)

上課之前

我之所以決定報考PMP,是因為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參與甚至主導專案,但對於專案管理的理論與流程始終感到模糊不清。雖然有實務經驗,但缺乏一套系統性的知識架構,常常在專案執行過程中無法清楚判斷該如何因應不同情況。因此,我希望能透過報考PMP,不僅提升自己對專案管理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更能在專業上有所突破。選擇仕新作為備考的協助機構,則是因為多位同事的強力推薦。他們普遍反映仕新擁有完整的教學系統與嚴謹的課程安排,能協助學員從零開始建立專案管理的知識架構。特別是黃喆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以及考前密集的模擬練習與重點複習,更讓他們順利通過PMP考試。這樣的學習經驗與成果,使我對仕新產生高度信賴,並期望自己也能藉由這套系統化的訓練,在備考過程中紮實充實專案管理的核心能力,順利取得PMP證照。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感想

在金融業上班的我,工作節奏快速、任務繁重,尤其在PMP課程初期,涵蓋許多重要且需要深入理解的觀念,讓我必須更加善用零碎時間。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我通常會在每次課後,趁著記憶猶新,立即翻閱講義與課本,並操作題目,希望能將黃喆老師所講授的內容與實例重新整理、內化。黃老師的教學風格邏輯清晰,並強調專案管理理論與實務的整合,特別是在傳統計畫與敏捷手法的混合應用方面: 現今的PMP課程中,敏捷內容已占六至七成,黃老師在課程一開始便強調,敏捷不應全面套用於每個專案,而是視專案的穩定性與變動性,靈活採取Hybrid方式。對於結構明確的部分應以傳統計畫法執行,變動性高的則可採敏捷模式。課堂中黃老師也分享了他在業界實際運用Hybrid專案管理的經驗,特別是在金融產業這樣的高規範環境下,更需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而Hybrid策略也同樣適用於台灣多數企業,能更有效因應不同專案的需求。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每次上完課後,我都會立即再複習一次當天的課程內容,藉由溫故加深理解,並趁著記憶最清晰的時候,我會馬上練習題目,卻認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透過課後即時複習與實作,我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專案管理知識架構,為後續的模擬考與實戰應用打下紮實基礎。


考前衝刺

在準備PMP的過程中,我善用仕新提供的模擬考題系統,每周固定保留時間刷題,強化答題技巧與觀念理解。對於錯誤題目,我會特別用Excel 表記錄下來,並在每次讀書會中聆聽老師的詳細解說,進一步釐清觀念盲點。除此之外,我也結合講義內容深入複習,補足知識結構。此外,我會反覆觀看線上解題影片,每支至少觀看三次以上,以解題意與選項邏輯。我堅持以「理解」為主軸,而非背誦標準答案,讓自己能靈活應對不同題型與情境。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提升了我的答題效率,也讓我對專案管理知識有更深層次的掌握。

給仕新的話

感謝仕新黃喆老師、陳老師及助教們的協助,讓我順利取得PMP證照。雖然有專案管理的經驗卻對專案管理理論知識模糊,報名上了仕新的課程之後意外收穫豐富,特別是對敏捷與混合式專案管理的深入理解,課程中老師們分享的實務案例,幫助我將理論與工作經驗有效結合,加深了對專案管理核心概念的掌握。也因為持續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於實務,我才能順利通過PMP考試。再次感謝仕新的所有夥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