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謝智超(114/02/27考取PMP)

99北週日 謝智超(台亞風能公司 專案開發總監)

上課之前

我從事私人案件與政府許可專案管理案件工作近10年,一直擔任專案經理角色,帶領專案團隊執行各類型的專案。儘管據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卻沒相關證照,也從未知道有PMP與敏捷(Agile)的存在。在工作中,面對變化性大、各種人事應對進退等,充滿挑戰的專案環境時,體悟到需要一些證明來證明自己。因此,決定參加PMP的相關證照培訓。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感想

前幾週的分組討論與實作,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透過與其他組員分享各自的實務經驗,讓我重新審視過去專案中遇到的問題,並學習如何運用標準化的工具與技術去解決。這種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讓我更加理解PMP的知識體系,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過去的專案管理方法。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在上完所有課程後,我採取了更系統化的學習方法:

  1. 建立架構表:將各知識領域的流程與工具整理成架構圖,幫助自己快速理解整體架構。

  2. 標記與強化複習:針對講義上陌生或不熟悉的部分做標記,重點加強複習。

  3. 考古題練習:不僅練習題目,更注重解析,理解每一道題背後的邏輯。

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在考試時,能有條理地作答,對於每一道題目的考點都能快速定位。

考前衝刺

在考前兩週,我的策略是:

  1. 專注於架構表與考古題:架構表幫助我梳理知識體系,而考古題則用來驗證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 詞彙整理:將考古題中經常出現的術語與考點整理成清單,便於記憶。

  3. 模擬考試:每天進行考古題複習,培養考試節奏感(但依照老師所述,真的不能硬背,觀念一定要通)。

第二次考試

在報名前,我原以為有多年的實戰經驗,加上平時閱讀的考古題,應該能順利通過考試。然而,第一次參加考試的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未通過,檢討後發現有些觀念還未真的理解清楚,有時候也太過依照自己的實務經驗去做判斷。這次的失利讓我深刻體會到,PMP考試不僅僅是考察實務經驗,更需要對於PMBOK指南的理論體系有深入且完整的理解。

重新檢討後,我選擇再次參加PMP複習課程。這次,我不再僅僅依賴過去的實務經驗,而是更加專注於理解PMBOK中的知識體系與流程框架,特別是如何在傳統計畫管理與敏捷管理之間找到平衡點 (Hybrid 方法)。在複習課堂上,與老師問答,透過觀念再次導正,逐步拆解複雜的概念,讓我對計畫管理與敏捷的整合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在進入考場時,能穩定地完成每一道題目,最終順利通過考試。

給仕新的話

感謝仕新,您們的教學讓我重新理解了PMP不僅是證照,更是一套系統化的專案管理思維。這次考取PMP,不僅僅是一個證明,更讓我在實務中有了更深的體悟:只有將理論內化為自身的管理思維,才能在面對複雜的專案環境時從容不迫。

也感謝助教們在課後的答疑與協助,讓我能一步一步地釐清觀念,順利完成考試準備。這次的學習歷程,對我未來的專案管理工作,必定有深遠的幫助。

再一次,謝謝仕新的所有夥伴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