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屆台北PMP週日班 詹振坤(聯測科技(股)公司 副理)
上課之前
在工作這麼多年來,經歷了建廠及各項工程建設,就都是套用同樣的程序來進行:- 取得需求單位的需求,
- 看工程的狀況,由自已設計或發設計包:由專業的建築師/結構技師/電機技師/空調技師進/消防技師/室內裝修設計師進行設計、繪制施工圖、訂標單、算數量、訂預算、訂規範。
- 取得預算
- 進行請購及發包作業:招標、標前會規格澄清、開標、發包訂合約
- 動工監工:施工前協議組織安全會議、施工期間監工及定期會議
- 計價請款:看工程大小,小工程直接依合約議定的金額審核及請款
- 完工驗收
- 保固責任的處理
幾年前,有人在我面前提到,他去聽專案管理師的介紹,它是用金額來顯示進度,(我想應該是EV值的觀念),建議我是不是要報上這課,用這種方法來管理,我那時說:「難以想像,現在也沒空去了解,再說吧!」
也曾在科技生活館看到PMP的宣傳海報。都沒有讓我有動力去參與。
今年在訂定年度自我成長的目標前,剛好有人提PMP,想想就將學習PMP當成目標,在網頁Google了一下,發現有証照的制度,想想應該給自已一個確切的目標,就將這年度目標訂下:「參與PMP課程訓練及取得証照」,當這年度目標簽核通過,它就變成我今年一定要達成的目標。
在上PMP的課程前,不知道PMP是什麼,不知道這課程會帶來什麼新的思維,啟發什麼樣的智慧。
上課階段
開始上課,黃喆老師要求要記住49個KM,並在每次上課前默寫出來,一開始還不覺得,它的效果,慢慢的隨著課程的進行,發覺透過這49個KM,我對整個課程的全面性結構及相互關係,可以有比較清析的概念,對課程的內容也漸漸的熟悉及了解,加上黃喆老師的結構性的內容,簡單的示範例,更讓我可以更容易理解及記起來,譬如4.2-4.3 4.4 -4.5-4.6-4.7的圖形架構,讓我將IPEMC的觀念能夠清析的記住。
一週一次的課程,加上在週一到週五都要上班工作,大腦要在煩雜沈重工作與學習新的學問間,取得平衡真的不容易,剛開始基本上能投入複習的時間不多,也沒時間做課前預習,甚至在新課程開始前,對上一次上課的範圍,都來不及複習完成,隨著一堂一堂的課,自已在學習的時間也慢慢調整過來,複習的進度慢慢的追上來。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上完課程後的複習中,聽到在黃喆老師及陳老師在講解時,對這五大範疇及10大知識領域的引經據典,侃侃而談,這上課的風彩讓我羨慕不已,後續陳老師一直強調對五大範疇及10大知識領域,我們要理解並對其目地及作用要能清楚的認知,一問一答,聽同學的回答,自已也再度思考,自已的認知,幾次下來,漸漸的習慣這樣的思維模式,也調整自已如何去用理解的方式來記憶,尤其是當課堂上被問到對10.1-10.3的了解時,剛好這個部份仍未進入準備是最弱的環節,就被問到了,只能憑著上課的印像來胡答,這一下,大腦被刺激到了,很快的在隨後的幾天中,就將這個知識領域中重要的資訊記起來,完成溝通這個部份的準備。 考前的複習除了對應考的準備有正面的幫助外,讓我利用這樣的思維將整個PMP要傳達給我們的知識記得更清楚。
對模擬測驗及歷屆模擬試題,依照老師的提醒,不要只記答案,應該了解為什麼?在考試前二週,才將模擬題複習完。
應考的場所我是選銘傳大學基河路的考試中心,可以容納30人的場所,但這考場我不熟,所以在考試前,親自到達現場了解,確認要使用的交通時間,了解出劍潭捷運站後,基河路在哪裏、走路要花多少時間、考場在這大樓的什麼位置、在哪間教室報到、在哪間教室應考,廁所在哪裏、附近有可以在提前到達時,可以吹冷氣休息待考的咖啡店,這樣應考當天我才可以、從容不迫的應考。
這也要感謝仕新在課堂中有先告訴我們應考的注意事項,並且有紙本資料,在應考前可以仔細的再依照資料再次確認。
考前衝刺
我的考前衝刺前,我已經將49個KM中課堂上有提示重要的Tool及Output記起來,但是對細部的差異,仍無法很清析的辨識,當應對在不同情境下的問題,模糊印象仍可能造成錯誤的選答。沒有辦法像老師這樣的清析的分析並選出最佳的答案。
因此,特別將這幾個容易混淆的幾項列出,特別記憶一下
再來就是模擬考卷再做一次(總共三次),看是否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將歷屆模擬試題再review二次,依照老師。到了考前最後一天的晚上22:00,就不再看,讓自已儘早睡。
給仕新的話
首先謝謝仕新黃喆老師、陳老師與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能順利考上PMP。這次參加課程,讓我了解了PMP,經過考試的準備,讓我將PMP的內容在這種情境問題的磨練下,更清析的了解PMP,它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它是一個完整的思維,它是一個完整的架構,很實用的管理模式,讓我可以工作中參照,若依照PMP提供給我的知識,我相信我的管理會更加的出色。
上過PMP才知道我周遭好幾位同樣在園區工作的伙伴,已經在好幾年前都上過PMP的課程,原來是我落伍了。
再一次謝謝仕新的各位夥伴(包含各位老師、助教與同學)。謝謝。
上課之前
在工作這麼多年來,經歷了建廠及各項工程建設,就都是套用同樣的程序來進行:
- 取得需求單位的需求,
- 看工程的狀況,由自已設計或發設計包:由專業的建築師/結構技師/電機技師/空調技師進/消防技師/室內裝修設計師進行設計、繪制施工圖、訂標單、算數量、訂預算、訂規範。
- 取得預算
- 進行請購及發包作業:招標、標前會規格澄清、開標、發包訂合約
- 動工監工:施工前協議組織安全會議、施工期間監工及定期會議
- 計價請款:看工程大小,小工程直接依合約議定的金額審核及請款
- 完工驗收
- 保固責任的處理
幾年前,有人在我面前提到,他去聽專案管理師的介紹,它是用金額來顯示進度,(我想應該是EV值的觀念),建議我是不是要報上這課,用這種方法來管理,我那時說:「難以想像,現在也沒空去了解,再說吧!」
也曾在科技生活館看到PMP的宣傳海報。都沒有讓我有動力去參與。
今年在訂定年度自我成長的目標前,剛好有人提PMP,想想就將學習PMP當成目標,在網頁Google了一下,發現有証照的制度,想想應該給自已一個確切的目標,就將這年度目標訂下:「參與PMP課程訓練及取得証照」,當這年度目標簽核通過,它就變成我今年一定要達成的目標。
在上PMP的課程前,不知道PMP是什麼,不知道這課程會帶來什麼新的思維,啟發什麼樣的智慧。
開始上課,黃喆老師要求要記住49個KM,並在每次上課前默寫出來,一開始還不覺得,它的效果,慢慢的隨著課程的進行,發覺透過這49個KM,我對整個課程的全面性結構及相互關係,可以有比較清析的概念,對課程的內容也漸漸的熟悉及了解,加上黃喆老師的結構性的內容,簡單的示範例,更讓我可以更容易理解及記起來,譬如4.2-4.3 4.4 -4.5-4.6-4.7的圖形架構,讓我將IPEMC的觀念能夠清析的記住。
一週一次的課程,加上在週一到週五都要上班工作,大腦要在煩雜沈重工作與學習新的學問間,取得平衡真的不容易,剛開始基本上能投入複習的時間不多,也沒時間做課前預習,甚至在新課程開始前,對上一次上課的範圍,都來不及複習完成,隨著一堂一堂的課,自已在學習的時間也慢慢調整過來,複習的進度慢慢的追上來。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上完課程後的複習中,聽到在黃喆老師及陳老師在講解時,對這五大範疇及10大知識領域的引經據典,侃侃而談,這上課的風彩讓我羨慕不已,後續陳老師一直強調對五大範疇及10大知識領域,我們要理解並對其目地及作用要能清楚的認知,一問一答,聽同學的回答,自已也再度思考,自已的認知,幾次下來,漸漸的習慣這樣的思維模式,也調整自已如何去用理解的方式來記憶,尤其是當課堂上被問到對10.1-10.3的了解時,剛好這個部份仍未進入準備是最弱的環節,就被問到了,只能憑著上課的印像來胡答,這一下,大腦被刺激到了,很快的在隨後的幾天中,就將這個知識領域中重要的資訊記起來,完成溝通這個部份的準備。 考前的複習除了對應考的準備有正面的幫助外,讓我利用這樣的思維將整個PMP要傳達給我們的知識記得更清楚。
對模擬測驗及歷屆模擬試題,依照老師的提醒,不要只記答案,應該了解為什麼?在考試前二週,才將模擬題複習完。
應考的場所我是選銘傳大學基河路的考試中心,可以容納30人的場所,但這考場我不熟,所以在考試前,親自到達現場了解,確認要使用的交通時間,了解出劍潭捷運站後,基河路在哪裏、走路要花多少時間、考場在這大樓的什麼位置、在哪間教室報到、在哪間教室應考,廁所在哪裏、附近有可以在提前到達時,可以吹冷氣休息待考的咖啡店,這樣應考當天我才可以、從容不迫的應考。
這也要感謝仕新在課堂中有先告訴我們應考的注意事項,並且有紙本資料,在應考前可以仔細的再依照資料再次確認。
考前衝刺
我的考前衝刺前,我已經將49個KM中課堂上有提示重要的Tool及Output記起來,但是對細部的差異,仍無法很清析的辨識,當應對在不同情境下的問題,模糊印象仍可能造成錯誤的選答。沒有辦法像老師這樣的清析的分析並選出最佳的答案。
因此,特別將這幾個容易混淆的幾項列出,特別記憶一下
再來就是模擬考卷再做一次(總共三次),看是否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將歷屆模擬試題再review二次,依照老師。到了考前最後一天的晚上22:00,就不再看,讓自已儘早睡。
給仕新的話
首先謝謝仕新黃喆老師、陳老師與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能順利考上PMP。這次參加課程,讓我了解了PMP,經過考試的準備,讓我將PMP的內容在這種情境問題的磨練下,更清析的了解PMP,它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它是一個完整的思維,它是一個完整的架構,很實用的管理模式,讓我可以工作中參照,若依照PMP提供給我的知識,我相信我的管理會更加的出色。
上過PMP才知道我周遭好幾位同樣在園區工作的伙伴,已經在好幾年前都上過PMP的課程,原來是我落伍了。
再一次謝謝仕新的各位夥伴(包含各位老師、助教與同學)。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