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陳鏡安(108/12/11考取PMP)

64屆台北PMP週六班  陳鏡安(鴻海精密工業(股)公司  課長)


不忘初心

在學習PMP前,首先要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學,為何而戰?為誰而戰?而最好的理由是指向自己,要做到把「學習PMP」當成是自己希望完成的事,而不是「主管要求」或者「單位需要」的事,唯有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激發出最大的學習熱忱,也才有勇氣將自己揉碎後投入PMP的學習當中,進一步昇華出符合PMP標準,又能夠讓自己信服並奉為圭臬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說過:

注意你的思想,因為他將變成言詞;
注意你的言詞,因為他會變成行動;
注意你的行動,因為他將養成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他會成為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他會改變命運。

在我看來,PMP是一套科學的方法論,有助於提升每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而自我管理的能力正是面向高度不確定性、信息極度複雜的未來,每個人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相信專業

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學習PMP後,便是便要展開系統性的學習,首先要有心理準備,PMP不只是知識點,而是一套系統,學習系統性學科最大的困難在於「抽象」,很多內容都是高度概念化的,正是因為概念化,所以才能適用於不同的領域,也因為概念化,所以初學者在進行「章節式」的學習時,難以窺探系統的全貌,誤以為可以靠死記硬背速成,恕不知整套系統透過環環相扣的ITTO,串連起一個前後呼應的框架,考驗的是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關於這部分,好的老師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黃喆老師在將我們領進門之前,會不厭其煩的在白板上畫示意圖,以層遞的方式讓我們掌握課程的輪廓,接著針對不同的知識領域做展開,引用大量案例來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透過情境釐清概念,然後再利用概念來分析情境,過程中不斷的更新既有的認知體系。

就我個人的體會,其核心精神是先確定what to do,對的事情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以科學的方式,對人事物進行排序,決定施行的優先順序,通過經驗與工具找出best practice,也就是how to do,然後寫進lessons learned供後人借鑑。而這也正好呼應學習的方法;相較於自己啃PM book,透過黃喆老師累積的教學經驗,更能有效的掌握PMP的精神,應證best practice的有效性。 

持續迭代

在這邊要自爆一下個人念書上的小缺陷,也就是「迷之自信」,總認為課堂上聽不懂的內容,回家花時間慢慢啃也能搞懂、記不起來的內容,只要我肯念,一樣能記起來,其實大方向沒有錯,錯就錯在沒時間,人一但有了家庭後,時間就不是自己的,至少不全是自己的,要分給公司、分給家庭,套用PMP的精神,首先排出生活中大小事情的「優先順序」,把時間壓上去,下課後,當週內即時複習,每天雷打不動念個一小時非常重要,既然已經繳費上課了, just follow the plan,剛好最近在閱讀有關學習的書籍,也順便分享科學家迄今為止歸納出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1. 對一定的內容,在學習上安排一定間隔,不要突擊學習
    2. 在不同場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學習同一個內容
    3. 經常參加測驗,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關的知識
    4. 把學到的知識和以前的知識建立連結

每一條方法都不難,而且每一條都非常適用PMP的學習,剩下的就是堅持,簡單的兩個字,卻也是最困難的事。回想起上課第一天,黃喆老師要所有同學發誓,「我,某某某,保證要在哪一天考過PMP」,這在心理學有個特殊的名詞叫做「自證預言」,也就是一旦在眾人面前承諾自己要完成某件事,就會有一股內驅力促使自己完成這件事。請務必對自己狠一點,把考試時間壓在課程結束的兩週內就對了!

重點衝刺

學習進入到最後的衝刺階段,一定要透過做仿真題和模擬考的方式複盤,如果模擬考分數差太多,那就是基本定義還沒記熟,建議回頭把關鍵定義重新review一次,更重要的是聚焦錯題,爭取突破提分。經過一連串的系統性學習,如果還有錯題,那一定是某個知識領域掌握不夠完整,存在盲區跟疑難點,要攻克疑難點除了複盤還是複盤,坊間有非常多的PMP學習機構與資料,聽我一句,既然選擇了仕新,其它的的資料都不要看了!就如我上一段講的,沒那麼多時間!需要在意的永遠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堅持把仕新提供的資料讀完、複盤,按照計畫一步步完成,不要給自己製造無端的壓力。

雖說不要給自己製造無端的壓力,但仍要保持適度的緊張感,把這份緊張感集中在每天要完成的計劃上,一定的緊張感可以提升學習的效率,專注計劃本身,而不是擔憂還沒發生的事,這邊也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個人的閱讀速度很慢,對於看不懂的題目時常卡住,回頭想想也沒有祕訣,就是多做,堅持複盤,需要聚焦的不是題目本身,而是整個認知框架,如同黃喆老師說的,一道題目要當四道來做,換個問法,換個關鍵字,對應的最優解就會不一樣。

最後,人家說,如果要走得快,一個人走,如果要走得遠,一群人走,通常參加課程的前一兩週都會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但是一個月過去後就會像攤在沙發上的肉泥一樣提不起勁,這也是為什麼助教會將所有同學拉進群組,為的就是營造相互砥礪的學習氣氛,分享學習成果、一起達標!尤其是在最後階段,「堅持」格外重要,不時在群裡提問或者分享自己的學習進度,不但可以激勵自己也能點燃其他同學,讓所有人一起跑到最後。

在此感謝老師、助教以及所有同學,因為你們的幫助我才有機會通過考試,謝謝你們,讓我們在人生的下一個路口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