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劉世章(114/03/18考取PMP)

92北週日 劉世章(不公開公司及職稱)

考試心得分享


1. 為何選擇仕新?朋友介紹

2.  考場Pearson VUE(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1段163號12樓)

開車前往:周邊有臨時停車場

3. 考試前:睡飽→放輕鬆→喝康貝特或蠻牛

4.  解題技巧(順序) :測試決策能力及及專案管理知識的應用

  1. 判斷題型屬於預測型專案或敏捷型專案(Agile)或混合型(Hybrid)專案?

  2. 判斷10大管理知識領域之哪一類?

  3. 判斷題目講述哪一個流程?(專案管理流程群組)

啟始階段→規劃階段→執行階段→監視及控制階段→結束階段

  1. 判斷時態?

  1. 過去式:屬於過去已發生問題,現在要如何因應?

  2. 現在式:屬於現在正面臨的問題,現在要如何因應?如何預防未來發生?

  3. 未來式:屬於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現在要如何因應?

  1. 使用刪去法:

  1. 除非看到與模擬考一模一樣的題目,才直接選擇答案,否則請將四個選擇均看完。

  2. 如果每個答案都對,請選擇最好的(也就是接下來的流程或工具技術) 。

  3. 如果四個選擇都很普通,建議從當中選擇最好的。基本上,刪掉1~3個不適合的答案後,剩下的那個選擇極有可能就是正確答案或可提升機率。

5.  善用答題工具:

  1. 建議將題目之關鍵字用黃底色(或喜歡的顏色標註) 。

  2. 建議將選項中正確的答案亦用黃底色(或喜歡的顏色標註) 。

  3. 剛有提到刪去法者,建議將不正確的答案,用刪除線標註。

6.  答題時間分配:

(一)答題總時間230分鐘、總題數180題(每題作答時間1分15秒)-相鄰兩     

   階段俊可休息10分鐘。

(二)作答分三階段(建議平均分配,每階段須作答60題77分鐘)

  1. 第一屆段(0~60題):倒數230分鐘~155分鐘(計75分鐘)

建議休息10分鐘。(保持最佳狀態)

  1. 第二階段(61~120題):倒數155分鐘~80分鐘(計75分鐘)

建議休息10分鐘。(保持最佳狀態)

  1. 第三階段(121~~180題):倒數80分鐘~0分鐘(計80分鐘) 。

建議休息10分鐘。

7.  我在民國100年取得PMP證照,因未在期限內換證,而需重新回訓報考PMP證照考試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樊幗馨(114/03/17考取PMP)

95北週日 樊幗馨(中華電信 企業客戶經理)

上課之前

在中華電信擔任業務經理的我,負責為企業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並根據產業需求進行服務。在工作中,我經常需要協調不同部門資源,確保專案的順利進行。雖然我在專案管理上有一定的經驗,但一直感覺自己缺乏系統性的專案管理知識,特別是如何在面對變動時能更有效地應對挑戰。當我得知仕新補習班的PMP課程後,了解到現今的專案管理已經結合了計畫與敏捷管理,這讓我覺得非常有必要進一步提升自己在專案管理上的專業能力,特別是敏捷方法對於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非常適合。我決定報名仕新課程,來提升自己的專案管理知識,並釐清許多困惑的概念。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感想

黃喆老師的教學方法令我印象深刻。他將專案管理的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強調計劃與敏捷方法的融合,這對我特別有幫助。每一堂課都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老師總是通過真實的業界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工作中運用這些理論。而分組實作則是課程中的一大亮點。每次分組討論和實作時,我們會將所學的專案管理工具和技術應用到小組專案中,這不僅增強了我的實務操作能力,還促進了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課程開始後,我發現黃喆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符合我的學習需求。老師將PMP的理論與敏捷方法進行有機結合,並且通過實際的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由於我在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複雜的專案,這些案例讓我能夠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情況相對應,並在工作中進行靈活運用。在課堂上,除了學習基本的專案管理知識,我還通過小組討論和實作來加深理解,這不僅讓我能夠在學習上獲得進步,也幫助我與同學們進行經驗交流,互相學習。

考前衝刺

上完課後,我根據老師的建議,迅速回顧了課程內容,並重點針對不熟悉的部分進行了加強。這讓我能夠更深入理解PMP的核心概念,並且鞏固記憶。在考前,我利用老師提供的架構表,將所有學到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框架。在衝刺階段,我進行了幾次模擬考,並根據結果進行調整,確保自己對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流程有充分的掌握。最終,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順利通過了考試。

給仕新的話

非常感謝仕新黃喆老師以及所有助教的悉心指導。在這次課程中,我獲得了不僅是PMP的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現實工作中,特別是在面對專案變動與不確定性時,如何有效地結合計劃與敏捷方法進行管理。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僅專業且實用,讓我能夠迅速將所學知識內化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再次感謝仕新所有老師與助教,這段學習經歷對我的專業成長大有幫助,也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

【CSM專案管理心得分享】楊淑君(114/03/04考取CSM)

數位班 楊淑君(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副理)

上課之前

任職於諮詢服務部門的BA與PM,過去在產險公司帶領團隊建構資訊系統完成異業合作專案,擔任PM期間儘管沒有PMP的證照,但是對於要交付的項目了解,以及主管的指導在工作上也能順利的進行。但因為公司政策與主管要求,許多專案都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單純只靠過去的經驗或是PMP的觀念已經無法滿足工作上的需要,也追不上團隊的腳步,傳統的專案進行方式已不能滿足公司的需求,所以必須學習以敏捷的方式管理專案。因此選擇參加仕新課程,取得CSM認證。

上課階段

因為我的時間沒辦法搭配上實體課程開課的時間,所以選擇參加線上課程,開始上課前就收到了仕新寄來的講義。兩天的課程是觀看影片,影片裡可以很清楚的聽懂教練上課的內容,觀看影片的時間可以隨時自由調整,配合影片中教練與助教的指導,針對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反覆聽,讓我能吸收課程精隨。課程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三個角色:Product Owner、Scrum Master、Developer,因為Scrum是一個流程框架,要有三個角色的專業分工才有辦法將其中的精隨運用在實務上,經過這兩天的訓練,讓我獲益良多,也期待每一位認證的CSM都能回到組織裡推廣這個觀念。

分組實作歷程及感想

CSM的課程跟PMP有很大的不同,動手做是最大的差異,雖然線上課程沒辦法像實體課程那樣有跟其他學員分組實作的機會,但是配合影片中教練與助教的指導,自己也可以動手動腦進行實作或回答講義上的問題,而且也可以知道學員上課時問的問題,影片中教練隨時注意學員的狀況,認真回覆學員的問題,也帶入很多實例,讓課程不會枯燥,線上課程的內容也很扎實,一點也不隨便,依照影片中助教的指導,在上完課程後進入模擬考網站進行考試,模擬考結束再點按影片繼續觀看老師的解題與學員的提問,若覺得自己已充分掌握吸收課程後,就可以進入正式考試網站進行正式考試了。經過這次的課程與取得認證,讓我在新的職場上發光發熱。

給仕新的話

首先謝謝仕新Bob老師與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能順利考上CSM。這次的課程讓我對於時代改變思考方式也要改變帶來很多不同的想法,再次謝謝老師以及助教們。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謝智超(114/02/27考取PMP)

99北週日 謝智超(台亞風能公司 專案開發總監)

上課之前

我從事私人案件與政府許可專案管理案件工作近10年,一直擔任專案經理角色,帶領專案團隊執行各類型的專案。儘管據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卻沒相關證照,也從未知道有PMP與敏捷(Agile)的存在。在工作中,面對變化性大、各種人事應對進退等,充滿挑戰的專案環境時,體悟到需要一些證明來證明自己。因此,決定參加PMP的相關證照培訓。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感想

前幾週的分組討論與實作,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透過與其他組員分享各自的實務經驗,讓我重新審視過去專案中遇到的問題,並學習如何運用標準化的工具與技術去解決。這種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讓我更加理解PMP的知識體系,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過去的專案管理方法。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在上完所有課程後,我採取了更系統化的學習方法:

  1. 建立架構表:將各知識領域的流程與工具整理成架構圖,幫助自己快速理解整體架構。

  2. 標記與強化複習:針對講義上陌生或不熟悉的部分做標記,重點加強複習。

  3. 考古題練習:不僅練習題目,更注重解析,理解每一道題背後的邏輯。

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在考試時,能有條理地作答,對於每一道題目的考點都能快速定位。

考前衝刺

在考前兩週,我的策略是:

  1. 專注於架構表與考古題:架構表幫助我梳理知識體系,而考古題則用來驗證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 詞彙整理:將考古題中經常出現的術語與考點整理成清單,便於記憶。

  3. 模擬考試:每天進行考古題複習,培養考試節奏感(但依照老師所述,真的不能硬背,觀念一定要通)。

第二次考試

在報名前,我原以為有多年的實戰經驗,加上平時閱讀的考古題,應該能順利通過考試。然而,第一次參加考試的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未通過,檢討後發現有些觀念還未真的理解清楚,有時候也太過依照自己的實務經驗去做判斷。這次的失利讓我深刻體會到,PMP考試不僅僅是考察實務經驗,更需要對於PMBOK指南的理論體系有深入且完整的理解。

重新檢討後,我選擇再次參加PMP複習課程。這次,我不再僅僅依賴過去的實務經驗,而是更加專注於理解PMBOK中的知識體系與流程框架,特別是如何在傳統計畫管理與敏捷管理之間找到平衡點 (Hybrid 方法)。在複習課堂上,與老師問答,透過觀念再次導正,逐步拆解複雜的概念,讓我對計畫管理與敏捷的整合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這樣的準備方式,讓我在進入考場時,能穩定地完成每一道題目,最終順利通過考試。

給仕新的話

感謝仕新,您們的教學讓我重新理解了PMP不僅是證照,更是一套系統化的專案管理思維。這次考取PMP,不僅僅是一個證明,更讓我在實務中有了更深的體悟:只有將理論內化為自身的管理思維,才能在面對複雜的專案環境時從容不迫。

也感謝助教們在課後的答疑與協助,讓我能一步一步地釐清觀念,順利完成考試準備。這次的學習歷程,對我未來的專案管理工作,必定有深遠的幫助。

再一次,謝謝仕新的所有夥伴們!


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王奕鈞(114/02/21考取PMP)

99北週日 王奕鈞(聯想公司 專案經理)

上課之前

直屬主管在 2024 年初將我轉任PM的工作,帶著團隊透過與其他部門溝通協調來開發資訊文件中心以推進公司資訊中心化的目的。儘管沒有PMP的證照,工作上也能勉強進行,但許多專業資訊和術語並無法完全理解,雖然請教過許多有經驗的同事,也無法得到有系統並完整的相關知識。後來透過主管和同事的推薦去準備考取PMP證照,上網找到仕新在專案管理領域的口碑相當不錯,決定以上課的方式來補充自己專案管理方面的知識,釐清一些混淆的觀念,最後選擇了仕新開始我的專案管理之旅。

其實,對我來說,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課、讀書、考試,是讓我很……的一個決定,因為我已經預知許多人生的轉變將會在這段時間同時發生。首先是工作性質上的轉變,然後是生活型態的轉變,我在去年初剛新婚,疫情後不斷需要出國旅遊,再加上需要參加馬拉松和三鐵比賽和訓練,我一度很懷疑我是不是能夠順利的完成課程,參加考試。但是,我還是決定放手一搏。

結果證明,黃喆老師、真的很有一套,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讀書,因為我真的沒時間;我也沒有很努力的背書,因為我討厭背書。黃喆老師真的是用邏輯性、系統性的方式,讓PMP整合計畫+敏捷的知識滲透到生活中,所以讓我很容易就能理解,並把這些知識內化,成我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上完課後只要不斷重複寫題目, 就順利考取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心得

課程開始後,生活就變得異常忙碌。工作方面,我需要適應全新的職責、環境與團隊,這確實是一項挑戰。白天上班,晚上還得利用時間做功課,以跟上新的工作內容。前幾週的課程涵蓋了許多重要概念,因此我會趁記憶猶新的時候,回顧課本內容,並整理黃喆老師上課時的講解與實例。

我認為黃喆老師的教學方式十分出色,強調邏輯思維,並將計畫管理與敏捷實務整合。如今的 PMP 課程已有六至七成內容與敏捷相關。黃老師從一開始便強調,不能因專案存在局部不確定性就全面採用敏捷,而是應根據情況採取 Hybrid 模式:確定性較高的部分用計畫管理,變動性較大的部分則運用敏捷手法。此外,老師分享了他在業界推動 Hybrid + 敏捷的經驗,使我對實務應用有更深入的思考。我認為,除了金融業,Hybrid 模式也適合台灣多數企業,讓專案能夠彈性運用計畫、Hybrid 或敏捷方式。

課程每週安排課中與課後實作,透過小組專案實作,能清楚理解 PMP 所提及的工具與技術如何應用於 Hybrid + 敏捷模式,對學習幫助極大。透過小組討論,大家可以交流專案實務操作方式,透過知識碰撞,彼此學習。此外,每週課程結束後,黃喆老師都會根據各組成果提供專業意見,讓我們能即時調整觀念,並了解需要加強的部分。

在學習方面,我建議按照黃喆老師規劃的進度進行,不要缺課,並在上課時專心聆聽。遇到不懂的地方,應積極發問,確保理解;回家後,也要趁記憶猶新時進行複習。此外,該加入會員、準備學經歷與報名考試的步驟,務必依照老師建議執行,這是專家經驗累積出的最佳流程,非常有用。

上完課程後的準備階段

課程結束後,我按照陳老師的建議快速翻閱講義,對於沒有印象的部分做上標記,這樣能迅速找出較不熟悉的內容,並優先熟讀。經過數次重複後,我逐漸掌握各章節重點,翻閱速度也隨之加快。

考前衝刺

我的考前最後兩周衝刺策略是先建立每天的計畫表,思考各流程的關聯與運作方式,遇到不理解的部分就回頭翻閱講義,或請教老師。最後,我才開始練習考古題,藉此驗證自己對知識點、流程與銜接關係的掌握程度。同時,我整理了一些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並嘗試理解式記憶,以避免死記後迅速遺忘。

我記得黃喆老師曾說:「他不希望學生只是拿到 PMP 證照,卻無法實際應用專案管理。」因此,他鼓勵我們將 PMP 知識融入日常生活。陳老師也提到:「PMP 的工具與技術 (TT) 是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的。」儘管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但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念,應努力理解知識,並在生活與工作中實踐。

給仕新的話

首先,感謝仕新團隊,包括黃喆老師、陳老師與助教們,讓我順利取得 PMP 證照。我參加這門課程的初衷,是想藉此檢視自身作為 PM 時的工作與 PMP 架構的異同,沒想到意外發現當代專案管理已與過去的純計畫式方法不同,並進一步理解敏捷實際上是 PMP 的一部分,且占比超過一半。同時,我也收穫了對 Hybrid + 敏捷應用的新認識,這是上課前未曾預料的額外收穫。

感謝老師們在課堂中分享的實務案例,這些內容對我的工作帶來極大幫助。我也深刻體會到,只要掌握清晰的專案管理觀念,並持續思考如何與工作結合,就能順利通過 PMP 考試。

最後,再次感謝仕新的所有夥伴——包含老師、助教與同學們,謝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庾莘方(111/06/30考取PMP)

77北週六 庾莘方(康和證券公司 副理)

上課前的背景與動機

我在公司擔任 PM,負責帶領專案團隊,透過資訊系統的開發來解決金融產業的問題。雖然沒有 PMP 證照,工作仍能順利推進,但專案經常面臨變動與創新需求,讓我意識到需要更完整的專案管理知識。為了釐清觀念並提升專業能力,我透過網路搜尋,發現仕新在專案管理領域的良好評價,最終決定透過課程來強化自己的專案管理能力。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的體驗

考量到自己較難持之以恆,即便在疫情期間,我仍選擇實體授課,以確保學習進度。每天利用 1-2 小時進行複習與功課,特別是課程初期,由於需要通讀 PMBOK、理解 10 大知識領域與 49 個流程,資訊量龐大,花費不少時間消化。為了加深記憶,我會在課後回想黃喆老師的講解與案例,並整理筆記。

黃喆老師的教學方式十分注重邏輯,並強調整合傳統計畫與敏捷方法的應用。課堂上,他分享了許多業界 Hybrid 計畫與敏捷實務的經驗,使我對專案管理的彈性應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原本我以為專案管理只有瀑布式與敏捷兩種模式,但課程讓我認識到 Hybrid 模式更符合台灣多數企業的需求,專案執行也能更具彈性。

此外,課程每週安排課中與課後實作,透過專案演練,我能更清楚理解 PMP 提到的工具與技術如何應用於實務。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交流專案管理經驗,激發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式。黃喆老師也會根據各組的成果給予專業建議,幫助我們即時調整觀念並補足不足之處。

考前衝刺與準備策略

考前,我完整複習課程內容,並透過筆記加強對流程的理解,思考各流程間的關聯性。遇到不熟悉的部分,就翻閱講義或向老師請教。最後,我透過考古題練習來檢視學習成果,並參考助教的詳細解析來釐清答題思路。對於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我也列出清單反覆背誦,以確保考試時能迅速作答。

給仕新的感謝

感謝仕新的黃喆老師與助教團隊,提供了清晰的教學內容與實用的案例分享,使我在工作上獲益良多。透過課程的學習,我不僅更有信心應對專案管理的挑戰,也順利考取 PMP 證照。這次的學習經歷讓我深刻體會,當專案管理的觀念清晰,並能與實務結合,便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彭O榆 (114/02/18考取PMP)

92北週日 彭O榆 (不公開公司、職稱)  

上課之前

我在進入這家公司後,開始從事PM的工作。最初對於專案管理的流程一無所知,對整個專案的規劃與管理概念也相當模糊。在工作中,我逐漸發現自己在專案推進、變更管理及團隊協作方面遇到了許多挑戰,讓我意識到需要更系統化的學習來補足這些知識。

後來,同事向我推薦仕新的專案管理課程,說這裡的教學內容不僅完整,還能幫助PM建立更清晰的管理架構。於是,我選了一天晚上到教室參加說明會,聽完介紹後,決定選擇黃喆老師的課程,正式開啟我的專案管理學習之旅。

上課期間與分組實作感想

上課期間,由於公司事務非常繁忙,每週的作業也都是趁下班後的空檔,緊急加緊複習跟實作。尤其是又卡到公司的重要機房搬遷案正要開始,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務。後來上課經過黃老師與同學們在實務上的分享,讓自己對於專案規畫上的雛型更清晰,也認識到Agile跟Hybrid的手法,可以處理需求頻繁變動的專案,在老師上課舉的例子中,發現原來專案規劃不只是可以運用在工作,平時日常生活也可以透過這樣的規劃流程,避免可能會發生的風險,在處理變動很多的需求的時候,可以去跟客戶協商最首要應該要處理的任務為何?雖然分組實作部分,有些同學很常缺席,但是也有負責任的同學願意做統籌規劃的角色,從分組實作中,可以間接體驗到實際執行專案中會遇到的人事物,不免是一種體驗。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上完課程後,我對於比較不熟悉的單元,會再次上線複習老師的影片,並自己筆記比較不熟的領域,平常上班若有空檔,會時常拿出來翻閱。 

考前衝刺


我在考試前三週,開始反覆做練習題,並對於錯誤的題目,尋求解析並讓自己體悟PMP的mindset,對於老師上課給的附習題,也都會利用課堂複習的時候多多詢問老師跟助教以尋求解題的方向,雖然因為公駔關係,讀書時間被壓縮了,只能趁過年期間惡補回來,但是還是很感謝仕新幫我打下的基礎,讓我在複習課程的時候,還是時常會想起老師跟助教幫我們複習的內容,在考前一個月,我重新在把上下冊課本讀了一遍,並將每單元的ITTO都抄寫在筆記本裡面,雖然考試目前不太考硬記死背的題型,但是考Process的時候,還是會讓自己有記憶,老師上敏捷部分的時候也教得非常清晰跟仔細,因為都是觀念相關的知識,老師教完一遍後,幾乎就烙印在我腦海哩,後續在回溯敏捷部分的時候,腦袋中都還記憶猶新。也在實際考試上大大的幫助我的思考。


給仕新的話

首先謝謝仕新黃喆老師、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能順利考上PMP。這次參加課程,讓我對專案管理有更大的了解,也讓我對於專案管理更有興趣,謝謝老師和助教們的考前讀書會,不厭其煩地幫每位同學複習,再一次謝謝仕新的各位夥伴(包含各位老師、助教與同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