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CSM專案管理心得分享】邢仁慧 (111/12/18考取CSM)

   

9屆CSM證照班  邢仁慧 (中興電工  副理)

上課之前

    我在2017年考上PMP,當時敏捷管理還沒有普及,自己對PMP的理論與實務也還在摸索學習階段,當時一直對敏捷管理誤以為是為了新創事業才推出來的管理方法所以追求一個快(笑),殊不知短短幾年內,敏捷管理逐漸興盛起來,周圍的同仁及朋友都在討論敏捷,可見傳統的專案管理方式為了日益變化的企業組織策略與商業模式而需要逐漸調整精進。

上課階段

    在課程配合課程的進行下,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課程,但是因為後續因工作的因素,需要進行實務上的執行與實作,因此更能夠帶入自行的思維與情境進行思考。因為聯盟的認證制度,所以兩天的課程是搭配遠端視訊的Bob教練進行,雖然是透過遠端進行,但Bob教練設計了許多小組的實作案例,透過案例的進行與反饋,更能夠了解敏捷架構下的思維模式與應用方法。課程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持續的反思敏捷的概念,在基於回饋快速的基準下,持續反思敏捷宣言與後續延伸的原則在實務上的意義,也期待未來能夠持續的讓自己在團隊中保持敏捷的思維,也讓團隊在協作的運行下,更能夠快速地彼此反饋,並且快速回應每次Sprint的回饋。

跳脫框架來學習

    老師不斷強調SCRUM不是一套管理方法,我覺得SCRUM應該是一種心法,如果只是硬記3355(角色工件價值事件)其實對敏捷的精神是無法參透的,就好像有人說PMP學得好的人,一開始敏捷就學不好,因為在傳統的PMP架構下,學習的是如何進行專案管理,會將重心放在範疇成本時間的金三角,著重的會是各項管理方法與流程,也因此學敏捷時,總是會不斷想套用原本的專案管理方式到PO、SM、Dev,該做什麼。所以必須先試著忘記傳統專案管理方法,用新的思維跳脫既有框架來思考怎麼進行敏捷管理。

分組實作歷程及感想

    敏捷課程與PMP課程最大的不同,就是敏捷會有許多分組討論。這背後的意義就是敏捷精神之一的實際體現---人員互動比流程及工具重要。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分組討論活動時,不管是討論什麼,限定時間到了就是要將成果交出來,這就是不斷地做有價值的交付,與傳統專案中著重的前期規劃、驗收流程與品質管理,在最後結案時驗收交付又大大不同,因此回到老師一開始上課所講的,敏捷不是一套管理方法,就是因為他是一套活用的心法,要真的實用在工作上,是需要有共識的夥伴一起共事進而推動成為敏捷團隊。

給仕新的話

    謝謝仕新老師與助教們的協助,讓我能順利考上CSM。助教們就像敏捷團隊的SM,讓我對CSM有更清晰的認識,協助全班成為高績效團隊,謝謝您們的耐心以及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