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屆台北PMP週六班 陳韋廷(設備業 海外行銷專員)
上課之前
我們事業處沒有PM的編制,每當有新的專案進來(RFQ),就是抓一個懂外語的資深工程師做為負責人,負責與外部客戶以及公司內部「產銷人發財」各個單位聯絡。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從與客戶談規格開始、接單、排活動時程、寫產品規格、變更規格、接待客戶、準備Demo,一路服務到出機之後;其中只要有一個小環節出包,造成設備無法準時出貨,我們還要動用人際關係威脅利誘團隊加班,送茶送飯送點心,直到機台檢驗完畢出貨到客戶端。當時的我覺得這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要當救火隊到處滅火,這些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直到我第一次聽了「敏捷」的講座時,我才知道甚麼是PMP以及ACP。
「敏捷」的幾個管理技巧深深地搔到我心裡的癢處,我接著參加了好幾個講座還有年會,回到公司對老闆發表了一份心得報告,提倡以後要在公司內推敏捷開發。結果我這種半瓶水的技術帶著幾個團隊成員試行,一開始就沒有設定目標,看不到績效,得不到管理階層的支援,最後不了了之。
「既然要當PM,就要當有牌的PM!」下定了這個決心後,我開始上網搜尋PMP & ACP的證照與課程。第一次與信丞助教碰面時我才真正的瞭解了Agile & PMP的不同。原來我們事業處做的都是小型而且無太大創新的專案,PMP的管理模式會比敏捷更加的適合我的工作所需。信丞助教也建議我應該先考PMP證照,再去考Agile。
「敏捷」的幾個管理技巧深深地搔到我心裡的癢處,我接著參加了好幾個講座還有年會,回到公司對老闆發表了一份心得報告,提倡以後要在公司內推敏捷開發。結果我這種半瓶水的技術帶著幾個團隊成員試行,一開始就沒有設定目標,看不到績效,得不到管理階層的支援,最後不了了之。
「既然要當PM,就要當有牌的PM!」下定了這個決心後,我開始上網搜尋PMP & ACP的證照與課程。第一次與信丞助教碰面時我才真正的瞭解了Agile & PMP的不同。原來我們事業處做的都是小型而且無太大創新的專案,PMP的管理模式會比敏捷更加的適合我的工作所需。信丞助教也建議我應該先考PMP證照,再去考Agile。
上課階段
我上的是假日班,每週末從新竹到台北上課,根據Lesson Learn的概念,上完課後的每個週一我都會跟老闆報告本週上課學到的新知識,以及這些新知識能夠如何的應用在公司實務上;很快地,高階主管也開始認同了PMP的管理模式。
在我開始上課的3個月之後,我們事業處正式成立了PM部門,權責平行於各職能部門。我們大老闆兼任PM經理,而我也順理成章擔任了所有PM的種子教官。
學習PMP的過程中讓我的工作更順利,但是在考試的準備上卻不是很順利。一方面是回家沒念書,另一方面是我在上課期間聽到新的ITTO時,我就會開始分心去想這些東西我要如何在實務上應用,雖然上課聽得很開心,但是考試成績並不理想,幾次模擬考與平常小考成績都在60~70分之間徘徊。
在我開始上課的3個月之後,我們事業處正式成立了PM部門,權責平行於各職能部門。我們大老闆兼任PM經理,而我也順理成章擔任了所有PM的種子教官。
學習PMP的過程中讓我的工作更順利,但是在考試的準備上卻不是很順利。一方面是回家沒念書,另一方面是我在上課期間聽到新的ITTO時,我就會開始分心去想這些東西我要如何在實務上應用,雖然上課聽得很開心,但是考試成績並不理想,幾次模擬考與平常小考成績都在60~70分之間徘徊。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我從2018年6月開始上課,原本計畫9月要考試,但在9月時我承接了新的海外大型專案以及銷售業務工作,因為之前成績的狀況並不理想,沒有信心一鼓作氣考完PMP再投入新的專案中。
從2018年8月到2019年5月,我每個月都會出國1-2趟。初期還抱著打鐵趁熱的想法,出門時會帶著所有的講義跟近期考題;但事實上是,這些資料從未被打開過,就只是靜靜的待在行李箱的角落陪我飛往世界各地,還佔據了我採購的空間以及行李箱託運重量的上限。
2019年5月初,工作告一段落,也暫時不用再出差了。我連絡了仕新後才突然醒悟報考資料只有1年有效期,如果沒有在6月底通過PMP考試,不但要花錢重考,報考資料也要重送。
重新翻開了綠皮講義,當初還算熟悉的49個流程與ITTO列表,現在已經變得如此陌生;在信丞助教的建議之下,我決定重回教室學習,在剩下的一個半月內,每週六日都到仕新上課,重新讀完整個課程。
考前衝刺
我複習的方式有兩種,考試題目也離不開這兩種模式,所以兩種複習的方式要交叉反覆進行,才能確保思考夠全面。
● A. By 知識領域:PMBOK的編法。
(題目 : 一個知識領域的情境。要判斷這個情境是在該知識領域的哪一個流程?)
● B. By 49個流程:E-Learning中的ITTO複習方式。
(題目:49個流程中,某流程完畢後要先進行選項中的哪一個流程?)
實際執行的複習方式:
首先謝謝信丞助教,一開始我還懵懵懂懂搞不懂敏捷跟PMP時,是信丞助教用他自己的經驗說明了PMP跟敏捷的差異以及業界上實務的狀況,讓我下定決心要考上PMP,也將我拉進了PMP(培訓機構)的大門之中。
從黃喆老師身上學習最大的是老師的實務經驗,啟發了我許多工作上的工作觀念,在還沒考上PMP之前,就對我的工作有實質上的幫助。
記得某位老師說過,「PMP證照不一定會讓你在現在的職務上加薪,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改變是明顯的,這些才是讓老闆願意幫你升職加薪的本錢。」
這個理論,真正的實現在我現在的人生上!
最後再一次謝謝仕新的各位夥伴,考上PMP之後一系列的Renew PMP實務課程用來鞏固PMP實務經驗,ACP證照則是我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期待再相會。
我複習的方式有兩種,考試題目也離不開這兩種模式,所以兩種複習的方式要交叉反覆進行,才能確保思考夠全面。
● A. By 知識領域:PMBOK的編法。
(題目 : 一個知識領域的情境。要判斷這個情境是在該知識領域的哪一個流程?)
● B. By 49個流程:E-Learning中的ITTO複習方式。
(題目:49個流程中,某流程完畢後要先進行選項中的哪一個流程?)
實際執行的複習方式:
- 依照仕新安排,上完每週的課程,中間有缺課的就靠E-Learing補齊。
時間:5週。(By 知識領域複習第1次) - 將49個流程的Itto列表截圖貼到Ipad上,依照49個流程去讀書,每個流程都翻綠皮書,重新寫一次上課筆記。
時間:1週。(By 49個流程複習第1次) - 看E-Learning的總複習。
時間:3小時。(By 知識領域複習第2次) - 看E-Learning的ITTO總複習。
時間:2小時。(By 49個流程複習第2次)
相當於將3本綠皮書交錯縱橫的複習了4次,複習到最後,大多數的題目只要看到題目就知道出題者想問什麼,如果看不懂題目的重點時,先看選項也會知道題目要問什麼。更走火入魔的是,在上班中只要聽到有人討論專案的相關議題,腦中會立刻浮現出這是在說第幾章ITTO。 - 參加近期考題解析
(非常重要,實際考試近期考題出了5成以上,題目的敘述幾乎100%相同,搞懂題目要問什麼,選項雖然沒有100%相同,但很好選。) - 練習舊的考題
(出現的題目不多,但是題型很類似,這階段是在找考試作答的感覺。)
最後我考PMP時用了2個小時完成全部題目,留下大把的時間檢查之前沒有把握的題目。
首先謝謝信丞助教,一開始我還懵懵懂懂搞不懂敏捷跟PMP時,是信丞助教用他自己的經驗說明了PMP跟敏捷的差異以及業界上實務的狀況,讓我下定決心要考上PMP,也將我拉進了PMP(培訓機構)的大門之中。
從黃喆老師身上學習最大的是老師的實務經驗,啟發了我許多工作上的工作觀念,在還沒考上PMP之前,就對我的工作有實質上的幫助。
記得某位老師說過,「PMP證照不一定會讓你在現在的職務上加薪,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改變是明顯的,這些才是讓老闆願意幫你升職加薪的本錢。」
這個理論,真正的實現在我現在的人生上!
最後再一次謝謝仕新的各位夥伴,考上PMP之後一系列的Renew PMP實務課程用來鞏固PMP實務經驗,ACP證照則是我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期待再相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