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林欣梅(105/12/27考取PMP)

50屆台北PMP週六班  林欣梅(台灣利豐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部副理)

上課之前

在來上課之前,我在工作上已經有許多專案的經驗。因為公司組織性質的關係,我在專案中多數情況都是兼具PM以及技術單位負責人的角色。在規模還不大的專案中或許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但隨著公司業務的成長、規模的擴張,我逐漸意識到這樣的專案進行方式可能有點問題。不僅難以維繫專案團隊的凝聚力,專案結束之後的經驗分享更是時常面臨問題。因此我決定向外尋求專案管理的相關課程,希望能透過專業講師的教授以及相關的經驗分享,能幫助我在專案管理的能力上有所突破,讓專案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更順暢,專案的品質會更好。

在主管的推薦之下,我們找到了仕新管理顧問公司。在經過幾次的諮詢以及詢問後,我們就決定來上黃喆老師的PMP專案管理課程。

上課階段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對於專案管理的專業領域會稍微感到懼怕,因為看到這麼多的專有名詞,像是五大範疇、十大知識領域,更不用說為數不少的TT,光是看完就花了不少時間,不用說要去理解裡面的內容。再加上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們說,想要去考試,把這些內容背下來只是基本門檻。光是聽到這一點就讓我產生無力感了。從以前讀書開始我就不喜歡背書,更何況是離開書本這麼久之後,想到要背書就頓時很無力。

不過好在黃喆老師的教學方式真的很厲害,他不會要我們死背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流程,而是透過自身的故事、現實的經驗,讓我們了解各個專案管理環節和要素,專案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步驟都有其前後的關聯和意義。而每個流程使用的工具更是有背後所代表的意思,不單單只能用表面所呈現的方式來解讀它。而黃喆老師對於此方面的掌握程度可以說是十分熟稔,對於我們可能會有的疑問都可以迎刃而解,甚至快速找出我們問題背後的癥結,並且在用正確的觀念再重新導正我們的想法。這一點我認為是最難能可貴的,因為若是只能按照課本上的答案來回答,那就沒有來上課價值了,黃喆老師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他對於這些流程和工具都能如數家珍一樣的運用,並且內化成為自己的「潛意識反應」等級知識,而不是僅限於我們的「課本背誦」等級。

在課程途中,我自己是因為出差關係有缺席兩堂課,雖然說只是短短的兩週,但是對於課程銜接已經有極大的影響與衝擊。除了要在追上課程進度之外,因為是靠影片方式補課,所以上課品質已經有受到影響,另一放方面若當下有問題,沒有辦法即刻地得到解答,對於後續的課程理解會有些許的影響。這部分真的要特別感謝黃喆老師,在我出差回來之後,還額外撥出一段課後的時間,幫我複習先前落後的課程進度。老師在快速的講解完重點後,在針對我們不懂的地方補強,在這樣的「強心劑」加持之下,讓我能夠快速的趕上其他同學。當然前提是老師有特別交代要先回去看完上課的影片,可不能一片空白的去聽老師從頭講起。
課程中的每週小考,更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判斷自己這個禮拜上課的內容有沒有吸收、聽懂。雖然老師在上課當下都覺得自己可以理解、點頭如搗蒜,但是課後的小考考卷一到手上就無法與剛剛的課程內容連結,思考速度變慢不少。到了課程後期之後,經過幾次的小考,就可以掌握到訣竅,在老師上課的期間,自己就會嘗試著以考試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消化吸收課程內容,更有助於自己將PMP的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專業技能。

考前複習與準備

當課程上完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我自己是將黃喆老師教過的東西再重新整理一遍,先從流程架構開始,多畫個幾遍就不知不覺的將全部流程記起來了。然後再依照自己規劃的進度,每個禮拜複習一定的章節進度,當所有內容都複習一遍之後,在試著用自己的認知將整個PMP流程畫出來,再與課本的比較不同的地方,再把不足的地方補足,直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所有的流程都順著講一遍。

等到所有的流程和工具都熟悉的之後,再利用考題練習,讓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PMP的流程架構,這個過程我覺得十分重要,因為有了這個動作,讓我對於PMP的認知不只有停留在線性的了解,而是能夠有變化、彈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不僅對考試有幫助,對於我在工作上的專案管理能力更是有不少的幫助,讓我可以更能快速、更全面地掌握專案近況。

考試心得

克服緊張的心情,就像幾次的模擬考試一樣,直覺的回答每一個問題,只要考前有跟著仕新的節奏複習,通過考試真的不難。

結語

很開心能夠在仕新和各位老師及助教們學習到專案管理的知識,有系統的學習,除了讓大家都考到証照外,也加強了大家對於專案管理在實務上的能力。再次謝謝這群經驗豐富的老師及助教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