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汪先生(105/05/30考取PMP)

47屆北週六  汪先生

上課之前

從踏入職場以來就一直擔任策略幕僚的工作,曾服務過的企業從媒體業、電信業到金融業,產業差異雖然很大,但其實工作本質以及做事的方法卻都圍繞在研究以及專案管理這兩個核心。這麼多年來累積相當的專案執行經驗,也有一套自己的作法與心法。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到PMP這樣的專案知識系統以及專業證照,雖然實務上並沒有什麼影響,但在好奇心以及自我成長的驅使下,毅然設定了希望在3個月以內考取證照的目標。

這個目標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困難,但是對於一個不論在家庭或工作上都受到上、下夾擊的三明治世代而言,「讀書、考證照」恐不是能夠當成手上任何一顆球掉到地下的理由或藉口。因此,如何找到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利用零碎的時間學習,對工作及家庭產生影響最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考到PMP證照,是我唯一的期望。為了找的這個方法,我研究了PMP內容、報考PMP的資格與流程後,很快的就確定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找一家口碑好、經驗完整、教材精簡、從業人員專業熱誠的輔導機構。經過比較好幾家有名的PMP輔導機構,最後選擇仕新是基於幾個原因:

  1. 課程方案彈性:如果在一開始還不是很有把握整個準備過程中是否有什麼突發事件會影響自己的commitment時,可以先選擇「保證班」完成所有的課程與學經歷登錄,並參加期中考。結束前如果心態上仍是志在必得,即可毫無懸念的升級為「特訓保證班」,參加期末測驗並全力衝刺。
  2. 教材題庫精要:教材能否將PMBOK內容以最簡潔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員得以專注在精髓上,是反應了輔導機構的功力。在比較過幾家的教材後,仕新的教材分量不多,但已足夠建立完整PMP概念以及通過考試所需要的知識。而仿真模擬考的次數及題庫數量也相當足夠,考前也會用心的提供的最新考題,有助於收斂準備方向。
  3. 上課地點適中:上課的時間長達2-3個月,上課地點重要影響因素。建議挑選一個能夠讓自己以最單純、便捷方式到達的教室,免除交通上不確定因素,絕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上課階段

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說,上課時段的選擇相當重要,因為原本就很難做到預習,加上複習時間稀少且零碎,唯有在上課時全神貫注的吸收,不得已只好暫時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選擇假日班上課,且為避免Monday Blue影響工作品質,週六上課應是較佳選擇。

讀書方法方面,因為教材已經很精簡了,所以每週上完課最好都要趁著記憶還很鮮明的時候跟上進度逐字複習一次,如果真的有事,至慢也要在兩週內複習。個人覺得黃喆老師的教法很棒,強調邏輯跟實例,所以在複習時建議一定要先理解,然後用生活或工作上實例去應證,如此記憶會比較持久。另外仕新雖然有提供網路影音學習平台,個人覺得除非萬不得已缺課或加深印象,不要讓自己養成留後路的習慣,因為這樣往往事倍功半。

記得彭老師曾說過,讀PMP會經歷幾個階段,如果你每次讀都覺得很有收穫,那代表你讀的還不夠,當邊讀邊可以聯想到其他章節有關聯性而陷入沉思時,代表你開始融會貫通進入第二階段,而最後的階段則是你已可以利用邏輯的連結從第一章到第十三章自問自答。我上課期間因工作需要出差,讀書時間不多,前6週課本只讀了1遍,許多觀念都還是有點片段,題目稍微變化就可能會遲疑。其中五大群組十大知識領域47個流程的架構是最基本的,應該早早依照其先後邏輯次序記憶下來,至於每個流程的ITTO則沒有強記,主要還是靠理解每個步驟的重點,應該有什麼輸入、什麼輸出,就大概有感覺而已。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真正關鍵的其實是在上完課到考前那一個月的準備階段。考試時間是信丞助教在第8週依據2次模考的成績建議的,如果沒有什麼特殊考量,建議一定要先訂好日期才會定下心來破釜沉舟,痛苦也才不會那麼無邊無際,這段時間又斷斷續續讀了二遍,配合期末補考的幫忙,終於在考前一週才進入彭老師所說的第三階段。

考前衝刺

考前一週的衝刺方式是以架構表為主軸,反覆背誦「備考觀念秘笈」,輔以練習較新的模擬試題。另外,很重要的是別忽略了學長姐帶回來的最新考題,因為PMP考試的特性是題型在短時間內常有延續性。另外提醒一點,與回班學長姐討教考試經驗時,盡量以平常心視之,不要因為別人的個案經驗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或是影響對教材的信心。

結果證明,仕新讓我準備PMP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花在刀口上,因為能完整唸書的時間不多,也無法靠強記取勝,應用黃喆老師、彭老師、信丞助教的方式以邏輯性、系統性的方式準備,讓PMP的知識滲透到觀念中,並與之前的經驗結合,內化成為自己專案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順利完成自己的目標,投入2個多月的時間通過了考試。

給仕新的建議

在課程設計中有分組,但可能每次沒有坐在一起,所以同組的大部份不太熟識,較無發揮預期的效果。建議可設計一些活動,鼓勵組內互動,基於共同的目標彼此相互加油打氣,甚至是資源分享,應有助於同學們學習與複習。

考完試大家都回到工作崗位較少聯繫,或許可以組織經營相關社群,一方面可以Renew PDU,另一方面也可以延續相關人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