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陳志豪(106/3/24考取PMP)

51屆台北PMP週六班  陳志豪(英業達)

上課之前

我原是科技公司的功能經理,我的團隊主要就是配合PM進行專案的測試與開發。儘管沒有PMP的證照,工作上也能順利的進行,但有些時候,也還是想要能夠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來讓自己的管理工作以及團隊的工作氣氛與士氣可以更加改善。首先我也先去參加了大學EMBA的課程,希望充實自己在管理上的知識,但就如同老師所說的管理是沒有對錯的,雖然我也覺得對我的工作小有幫助,但顯然是沒有符合我預期,由於我們是經常性要面對PM,於是數月前我就開始找資料想多了解專案管理的實質內涵,很遺憾並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自學的方法,於是想到不如透過專業的培訓機構,以及專業的師資,來縮短自學的時間,釐清一些混淆的觀念,經過比較幾家較有名的PMP輔導機構最後選擇了仕新。

其實,對我來說,我也有過很多電腦方面的証照,我知道証照考試是怎麼一回事,但是我是真的希望透過上課得到實質的學習成果,畢竟現在証照並無法為我帶來任何加薪的效果然而它可以成為我個人學習後的一個評鑑。 

上課階段

家住桃園,很遺憾地,在桃園仕新沒有開課,於是我每週六就得早早從家裡出發到台北上課, 為了上課也不得不和家人協調,近期都不會有遠遊的外出計劃,也很謝謝老婆的支持,於是乎就展開仕新的學習之旅,坦自說,剛開始對於PMP的教材內容不熟悉,老師總是有意無意的提到幾點幾之類的,前幾堂課真的覺得有點吃力,所幸黃喆老師講課的方式教學與實務並重。我個人覺得黃喆老師的教學法很不錯,很重視邏輯跟實際應用,所以一天六個小時下來的課程並不會覺得硬梆梆, 老師不強調死背要求生活實例或是工作上的經驗去應證,這樣的話,遇到PMP的考試問題,也比較很容易找到相對正確的答案。當然,有些該背的東西,也很難避免,以五大範疇十大知識領域的架構表來說,我幾乎睡前都要默想一次,幾次下來,就很熟練了,就如同一張圖表烙印在腦海中。而ITTO,就比較沒那麼好背,我自行透過逐課的手繪筆記去理解每個步驟的重點,然後在每課複習時先回想每課要陳述的內容,再搭配流程與知識領域,TT的部份對於學管理的我其實並不陌生,並沒特別難理解的。

其實,總的來說一週上一次課,每天花一小時來複習並不會太難才是,按照黃喆老師安排的進度走,上課專心聽,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多請教老師,再不然可以再用e-learning選擇要複習,到了最後一堂課,其實對於老師說幾點幾時,腦筋大約都會浮現是那個章節,漸漸地,我覺得PMP 的這些process 好像還蠻實用的,即便考試後也應好好的多加複習或翻閱,成為某些事情處理時參考的準則 。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上完課程後,開始由依照自己的手繪筆記並搭配講義,對於比較不熟的,就做記號,全都標示出來,優先把這些不熟的部分都看熟,,要求自己每天都有進度,並且有時看類了課程章節,就搭配做一下練習題,同樣地,對於每每有所遲疑的題目就先標示起來,再從課文裡找出相關說明標註在旁,以利後續複習

考前衝刺

我的考前衝刺,仍是是以架構表為主軸,對於重點章節,再把e-learning 熟用自己之前的手繪筆記,思考每個流程如何進行,並且挑出經常出現的名詞定義,回想每個章節的內容是做什麼的。最後,做考古題,從出題的方法來驗證自己對各領域知識、流程熟悉程度。最後,把標示過的該背的重點,再多次閱讀,即便不是說背的滾瓜爛熟,也八九不離十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來念PMP的目的為何,但是我真的是希望在這次的學習裡面,有機會把它用在生活與工作上的規劃與思考上,特別是利害關係人管理以及風險管理這些領域上,對於黃喆老師的授課,覺得很受用的,儘量去理解這些知識,並利用這些知識在生活中。

給仕新的建議

首先謝謝仕新黃喆老師以及助教們,在你們的一步一步地督促下,能讓我照著進度學習, 並且能順利考上PMP。這次參加課程,原本我是抱著利用這次機會,充實硬知識(與程序、步驟有關)與軟知識(與人、溝通有關),最後發現其實專案管理的知識,是相當實用的,也不僅只於應用在專案管理上,對於我在看一些事情的處理從起始、規劃、執行、監控以及結案,有相當多的助益以及啟發、PMP証照只是一個里程碑。

再一次謝謝仕新的各位有緣一起上課的夥伴及老師助教們。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